最新消息

News

我們的服務項目

居家生活、社會適應活動、休閒活動、職業陶冶、生活自理訓練、 醫療復健服務

 

【生活自理訓練或職業陶冶】
1.院生入院時,由家長提供院生生活自理能力評估,並知院生使用的方法,並由醫生提供院生可能的限制,在生活自理能力較差同學,提出生活自理能力個別化教學計劃。
2.教師依照院生生理情況,溝通,認知能力設計計劃生活輔具或衣物等日常用品的改善。
3.生活安排上,加強小夜班的生活功能教學,利用志工協助。讓教保員能力機會和院生1對1教學。使生活能力能有的改善。
4.利用定時如例概念,讓院生能依時完成生活上的工作,並藉模擬訓練,使院生生活自理能力能大大進步。
5.成立「生活自理」教學,輔導團,由院方聘請實務上專業人員訓諫種子教師,成立生活自理教學輔導團,協助院生學會自理能力。為避免院生生活自理能力的退化,教保人員對非重殘院生非萬不得已不代替院生穿脫衣物,洗澡,餵食,以口頭指導及協助,讓院生自行
成生活自理工作。
6.為增進院生學習功能,同時也加強院生溝通表達能力,使院生能接受指令,及表達自己困難。

 

【醫療保健服務】
1.和地區醫院簽定合作契約,請醫院醫師定時至院內進行看診醫療復健。
2.專治療師及兼職治療師,安排有需要院生每天作復健治療。
3.訓練教保人員建立復健專業,協助院生在治療師倡導下每天復健治療。
4.請醫療團隊協助建立傳染病院內感梁防治系統,隨時抽查,評鑑,避免院生感染疾病
5.對於院生感染疾病,提供良好醫療服務及送住院服務。並年對感冒等預防作適當注射防。
6.為預防食物中毒感染,由專人協助和食品安全衛生機制。

 

【社會適應活動】
1.安排外出活動及社會參與,在過程中可培養院生購物、搭乘公車、用餐禮儀、與人溝通能力。
2.休閒活動:影片欣賞,歡唱卡拉OK,繪圖剪貼等
3.體能活動:
4.將休閒活動納入課程,住宿單位也在週休二日安排休閒活動,每年安排縣外活動。
5.結合志工,在院內推動社團活動例如陶捏,美術。院生能在工作之外也建立自己興趣。

 

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

GoTop